21日,北京市商務委公布了首批944家合格的早餐經營固定門店,這是繼2010年首批掛牌的999家餐廳基礎上通過“復審”的門店。這些門店遍布全市16個區縣。不過在業界看來,按照北京超過2000萬的人口均攤,這些餐廳還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早餐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本次通過“復審”的早餐經營固定門店示范店,既有錦芳小吃、永和大王、肯德基、麥當勞等消費者耳熟能詳的中外連鎖快餐店,也有便宜坊、南來順等以中高端正餐為主的知名品牌。
市商務委方面表示,首批944家規范的早餐經營固定門店不僅收費標準、供應品種都明示,所售產品也安全衛生。同時,這些門店早餐品種不低于20種,早餐經營時間涵蓋6點半-9點半。
“55家此次沒有通過早餐示范店 復審 的,有的因為取消了早餐供應,有的則因為裝修、拆遷等問題暫時無法提供早餐服務。”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其實,早在2010年,北京市商務委按照《北京市早餐經營示范店規范(試行)》,對全市首批999家“早餐經營示范店”正式掛牌。市商務委對這些示范店實行動態管理,并每年進行復檢,復檢不合格則取消稱號。
北京嘉和一品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京京表示,嘉和一品目前在北京的70多家門店都已提供早餐服務,每天到店用早餐的顧客估計在1萬人左右。“如果單獨核算早餐這部分,肯定賠錢,但是將來早餐經營規模上去了,就有望實現盈利。”
“和合谷”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一開始經營早餐時很難賺錢。但高品質、低價格的早餐給企業帶來了聲譽。在此帶動下,早餐的銷售量平均增長兩成左右,目前已經實現了盈利。
眉州東坡執行總經理郭曉東告訴記者,早餐的利潤僅為正餐的一半不到。但經營早餐幫助企業擴大了知名度,也讓更多消費者接觸到了公司的食品。在他看來,其早餐傍著酒樓開的模式很成功,一方面可以降低酒樓的租金壓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店鋪資源,同時也可以通過早餐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為利潤更高的正餐拉客。
早餐搭配正餐,平攤成本和利潤,是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選擇涉足早餐市場、沖抵早餐微利尷尬的主要經營思路。
以著名老字號鴻賓樓為例,經營早餐每天要從凌晨三四點就開始準備,10個人忙碌一早晨,就掙兩三百元。如此微薄的利潤,很難調動企業和職工經營早餐的積極性。
相對于人工、原材料、配送成本等,對于餐飲企業經營早餐來講,租金是最大的一筆開銷。如何與開發商溝通給早餐店預留鋪位、在租金上給予優惠,是破解早餐便利化和物美價廉問題的一個實際性的問題。為此,業內人士建議,政府應加大支持早餐經營的力度,培育和重點支持早餐經營龍頭企業,在居民社區商業網點規劃布局上優先安排,給予一定的租金補貼,并實行商業與工業用電、用水同價政策。
中國烹飪協會新聞發言人馮恩援認為,經營早餐必須要像肯德基和麥當勞那樣,做到網點眾多,即使微利,整體收益也十分顯著。
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今年,北京不僅對早餐示范店加大審核力度,還從政策引導轉向資金支持早餐店。目前,各區縣在鼓勵早餐示范店建設方面有一定資金支持。比如海淀區新增的早餐門店能達到示范標準,可獲得區政府總計4萬元補貼。
北京市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等措施,加快早餐示范店的建設,力爭在“十二五”末期達到2000家示范店,從城區開始全覆蓋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