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窖糧油配送公司
推薦 美食節 拿著日報去點招牌菜
發布時間:2017-01-07 發布者:首宏蔬菜配送中心 所屬類別:飲食資訊
“要,肯定要!”服務員忙不迭地遞上菜單,“‘招牌菜品味周’期間,口口脆還要打8.5折哦!”點完菜后,吳彬偷偷通知記者,其實他們全家就是沖著這道招牌菜來的,即便不打折也肯定要嘗一嘗。
據徐媽口口脆相關負責人引見,二三公斤兔肚只能精選出0.5公斤肚頭來做口口脆,所以該菜滋味異常鮮美,又香又脆。吳彬不住地點頭,“不錯,果真不愧是十大餐飲名店招牌菜。”此外,吳彬一家還點了此前該店上榜的自貢小煎雞、女兒喜歡的臊子蒸蛋和老年人愛吃的秘制南瓜。另外,他們還選擇了該店當日的特價菜——原價38元,往常只賣18元的盤龍鱔魚。秋季降臨,服務員特地為吳彬一家引見該店的酸蘿卜煨鴨湯。
小女兒“品菜”憨態可掬
吳彬的小女兒洋洋先是拿著匙子舀盤里的臊子蒸蛋,還不時地舉起匙子喂身邊的媽媽,似乎在說“好東西要一同分享”。洋洋媽十分高興,她說,洋洋平常固然也吃蒸蛋,但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吃這么多。剛吃罷蒸蛋,洋洋又對冒著熱氣的秘制南瓜產生了興味,不過這次她換了工具,舉起一雙筷子卻不會用,憨態可掬的樣子,令人忍俊不禁。看著身邊大笑的眾人,洋洋絲毫不受影響,一次一次“困難”挑起一丁點南瓜送入口中,然后才滿足地笑了。一家三代其樂融融,吃得十分滿意。
一頓飯算下來,吳彬一家昨日共消費145元。拿著餐廳贈送的30元餐券,吳彬表示,下次一定還要帶朋友來品味美味。
“招牌菜”好吃不容錯過
徐媽口口脆副總經理杜燕興奮地通知記者,自口口脆被評上“十大餐飲名店招牌菜”以來,該店的營業額在兩日內增加了近20%,口口脆更是成了每桌客人必“請”上桌的“上賓”。記者也在現場看到,大堂內座無虛席,幾乎每張桌上都有一盆紅艷艷、香噴噴的口口脆,一位食客通知記者,住在附近的他以前沒有想到來吃口口脆,自看了本報的報道以后,他再也坐不住了,“不能錯過近在身邊的美食噻!” 本報記者許皓實習記者龍宇王雪娟攝影謝明剛
招牌菜趣聞
“空運”招牌菜讓遠方友人嘗
“招牌菜品味周”活動一經推出,立即受到廣大好吃嘴的熱烈追捧。昨日,拿著本報前往各個招牌菜酒樓吃飯的客人可真不少。采菊園的鐵板三文鱒比平日點擊率高出三倍,巴國布衣的三峽石爆脆腸、香頌麗景的椒汁多寶魚等點擊率均比平日高出20%,最厲害的要屬灶王大酒樓的鮮花椒熗烏雞,一口氣賣出去80多份。
昨日中午,家住東門的張小姐在人民南路灶王大酒樓用完餐后,請酒樓工作人員將剛才吃的招牌菜“鮮花椒熗烏雞”再做一份準備打包。并同時請老公回家拿了兩個保溫盒到酒樓。一個保溫盒裝雞肉,一個保溫盒裝湯汁。
臨走時,她對店方負責人說:“這道招牌菜太好吃了,我馬上要乘機到西安出差,正好帶上這道菜,讓西安的朋友也嘗一嘗成都的美食?選”
市民劉先生全家也到灶王大酒樓去品味了招牌菜“鮮花椒熗烏雞”。飯后將湯汁打包帶回家中,他說,把湯汁放進面條,一股花椒的清香就會撲面而來,簡直“巴適得很!” 本報記者許皓實習記者龍宇王雪娟
招牌菜故事
三峽石爆脆腸
受“招牌菜品味周”活動的影響,昨日,巴國布衣“三峽石爆脆腸”的點菜率一下上升了20%,成為該店名副其實的招牌菜。該店的大廚們在開心之余,情不自禁地向記者講起了這道菜的來源:
由于是巴國布衣的創新菜品,名字聽起來可能感覺比較陌生,但是說起“鍋巴肉片”和“辣子脆腸”這兩道耳熟能詳的菜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三峽石爆脆腸”最初的靈感就來源于這兩道家喻戶曉、極其普通的經典菜品。
“辣子脆腸”是一道深受顧客喜愛的菜品,為了讓這個菜從口感上有所提升,大廚們一直在探索、嘗試。脆腸這個原料比較特別,不能以汁水浸泡,否則會失去原有的香、脆、鮮的特點。
在一次制作鐵板牛肉時,總廚劉清江忽然靈機一動——牛肉用鐵板制作,汁水比較少,吃起來很爽利,這不正是脆腸所需要的嗎?這個問題是解決了,但是鐵板制作菜也有其缺陷,那就是散熱較快,這樣不利于保住脆腸麻辣的感覺。
怎么辦?大家集思廣益,采用了多種方法,固然有些方式可以達到保溫的效果,但為了追求口味上的完美,基本保溫顯然不能滿足要求。一個偶然的機會,廚師張朝軍又忽然發現,石頭加熱后可以維持很久,試過許多種石頭,發現取自三峽的三峽石加熱后,再在上桌時與炒制好的脆腸混合,頓時香味四溢,同時耳邊一片沸騰之聲,滿桌立時充滿熱鬧氛圍,達到了給食客以聽覺、視覺、味覺的全方位的享受!一道“三峽石爆脆腸”就這樣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