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走訪了深圳調和食用油市場,在福田區某大型超市,食用油柜臺羅列著十 余種調和油產品,記者注意到,其中既有標著花生調和油的,也有標著大豆調和油的,還有標著菜籽調和油的。除個別品牌外,簡直都沒明白標注調和油里的各種配方油種的成分。
一位業內人士通知記者,食用調和油現只要一個制定多年的行業規范,這個行業規范及新標簽規范都沒有請求對各種配料標明配比,招致食用調和油市場紊亂。一些不負責任的企業在調和油里面參加大量的色拉油,有的花生調和油中以至基本不含花生油成分。
“目前調和油新國標正在嚴密的制定當中,已報請國家規范委備案,有望于近日正式出臺。”南順油脂有限公司有關人士向記者透露。
在調和油的新國家規范中,提出要標明產品配方與比例,要在包裝標簽上標明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等油種占調和油總體含量的百分比。此外,其他成分的稱號與含量也必需標出。
專家以為,強制性調和油新國標正式施行對行業無疑是一次大洗牌,目前有一些中小企業就是應用目前規范缺失的破綻,來節約本錢以獲取生存空間。而規范施行后,這些消費范圍有限的小企業將失去低價策略的“競爭力”,會給規范消費的大企業帶來新的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