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們都有這樣的觀念,一定要趁食物還很新鮮的時候去吃,不然總覺得營養成分被流失掉了。但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在新鮮的時候食用,有的食物你在新鮮的時候吃,反而有適得其反的效果。那么下面就來告訴你哪些食物是不能在新鮮的時候吃的。
新鮮黃花菜
專家建議:盡量避免食用鮮黃花菜。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經腸道吸收后可在體內轉變成有毒物質,引起食用者中毒。相比之下,干制黃花菜在制作的過程中經過水蒸氣熏蒸、晾曬等工序,能夠去除大部分的秋水仙堿,更加安全。
新鮮木耳
干木耳比新鮮的木耳要更安全。因為鮮木耳里含有一種叫“卟啉”的特殊成分。卟啉是一種光感物質,人在食用鮮木耳之后,經過太陽的照射,就會引發植物日光性皮炎,還可能引起皮膚瘙癢。
新鮮腌菜
一般來說,腌菜中亞硝酸鹽最多的時候出現在開始腌制以后的兩三天到十幾天之間。因此,腌菜最好要在腌制二十天以后再吃。
鮮海蜇
新鮮的海蜇含有的水分特別多,皮體較厚實,還含有毒素。只有經過食鹽加明礬鹽(俗稱三礬)的反復清洗,才能使鮮海蜇脫水,這樣才能讓海鮮蜇中的毒素隨水排干凈。
桶裝水
市場上銷售的桶裝水,不論是蒸餾水、礦泉水及其他純凈水,在裝桶前大多要用臭氧做最后的消毒處理,因此在剛灌裝好的桶裝水里都會含有較高濃度的臭氧。若將這些桶裝水放置1-2天,臭氧會自然消失。
果園里的水果
果實成熟的時候,不少果園搞采摘活動,不少人認為新鮮的水果吃起來更愜意。其實,現在果園里的任何水果都免不了噴灑農藥,也會有些病蟲害,如果不加清洗、消毒或削皮,從樹枝上摘下來就放在嘴里嚼,危害是相當大的。
新鮮野菜
很多市民到景區游覽時愛食用天然的新鮮野菜。但現在不少天然野菜大多生長在垃圾堆或者被污染的河道附近,這種野菜很難清洗干凈。如果食用了有污染的野菜,反而對身體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