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重慶晨報》消息,將近年關,重慶的簡先生購買了幾十斤豬肉回家,碼在廚房,夜里去洗手間時驚訝地發現,廚房中竟發出藍幽幽的光,走近一看竟然是豬肉在發光。同樣遇到這種奇怪現象的還有張女士,二位致電有關部門,想問其究竟,卻并未得到準確回復。
事件被曝光之后,相關評論很多,其中有解釋說,這種豬肉是抹了熒光增白劑,所以會發光,還有人說是豬吃了大量含磷化合物,因此會發光。事實究竟如何?
首先就流傳最廣的兩種說法進行分析。
抹了熒光增白劑。既然是增白,就要抹在豬皮上,這才能讓豬肉看起來更漂亮。可是,經過鑒定,新聞中豬肉發光部位主要是在瘦肉處,而非肥肉處,這下可以肯定,此肉并非涂抹了熒光增白劑。
飼料磷超標。磷是動物生長過程中必要的營養元素,人體同樣也需要,在配制每種動物飼料時都會添加磷。實驗發現,哪怕在動物飼料中添加了足以引起中毒劑量的磷,豬肉也未出現磷光現象,飼料磷超標也可以排除了。
引起豬肉發光的“元兇”究竟是誰?
研究人員在對發光物進行檢測時,發現豬肉上存在著一種革蘭氏陰性桿狀菌,它與自然界中的一些明亮發光菌、鰒發光桿菌高度吻合,這些菌類就是發光桿菌,肉的熒光就是他們的代謝物發出的。
這些菌是怎么來的?據推測是在運輸、銷售、加工過程中受到污染,而感染了該細菌。
這些發光肉能不能吃?
這些看起來比較陰森可怕的物質(發光蛋白)對身體并無害處,當我們進行烹飪時便可將其殺死(70℃以上)。
但是,由于這種豬肉是受到污染了的,因此在感染細菌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并不只感染了這一種菌,還有可能感染其他未知細菌,因此出于安全考慮,還是不要吃這一類的豬肉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