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蔬菜配送推薦:每頓七八分飽 胃寒的調理方法
發布時間:2016-09-06 發布者:首宏蔬菜配送中心 所屬類別:健康飲食
胃寒的發生與飲食關系很大,一般平時愛吃生冷的食物的人易患胃寒,這一類人群大都是青少年,還有一些上班族饑一頓飽一頓的也容易患上胃寒,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胃寒的調理方法和胃寒的調理食譜。
胃寒的調理方法:
一、常吃纖維清腸道
研究發現,人每天攝入20~25克
膳食纖維,能讓腸道更“環保”。蔬菜、水果中所含“水溶性纖維”較多,能清掃腸道,并調整腸內菌群環境。不僅防癌,而且能緩解便秘,對腸胃健康大有裨益。五谷雜糧中所含“非水溶性纖維”較多,可刺激腸壁蠕動,縮短食物在大腸中滯留的時間,減少有害物質的吸收。
因此,飲食營養要均衡,不要吃一大堆單一食物,而應每種食物都攝入一些。全谷物、菠菜、花椰菜、蘋果、西蘭花、梨、豆類食品等都應該成為餐桌上的常客。
二、每頓七八分飽
饑一頓飽一頓,面對不喜歡的食物寧愿餓著,而見到愛吃的就一下吃到撐。長此以往,腸胃就要“罷工”了。哪怕是愛吃的東西也不要“一次吃個夠”,每頓最好都只吃七八分飽,加餐也不要過多。要讓腸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否則很容易消化不良。
另外,飯前飯后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習慣,比如飯前盡量不吃冷食;飯前適當喝幾口湯或水,促進消化液分泌,但不可過多;飯前、飯后一兩個小時不做劇烈運動;少吃太油、太咸、太辣的食物,以免刺激腸胃。
三、飯后休息片刻
研究發現,飯后休息片刻,可增強胃腸抵抗力,尤其在中午,要盡量小睡一會,避免胃腸道血流量進一步減少。不過,專家提醒,晚飯后要隔一段時間才能休息,因為晚上睡眠時,大部分器官進入代謝緩慢的“休養”狀態,此時強迫胃腸道“緊張工作”,不僅胃黏膜得不到修復,還會促使胃在大量分泌胃液、消化食物的同時,破壞胃黏膜,導致胃糜爛、胃潰瘍等病。因此,晚飯后不久就睡,食物滯留胃中,無異于“睡以等病”。
胃病“三分治七分養”,生活起居要規律,飲食定時定量,常八分飽;多吃松軟、易消化食物,如粥、羹類等;飲食要溫熱,忌生冷堅硬;天氣轉寒時,注意增減衣服;保持情緒穩定和樂觀。平時可自制糖蜜紅茶飲,即紅糖、蜂蜜、紅茶適量,用水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