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風為百病之長”,春季是多風的季節,人體受風寒入體容易出現感冒、咳嗽、眩暈。因此,在春季要注意防風邪致病。
常見3種風邪要留心
“風為春季的主氣,多風季節3種疾病最為常見,一為咳嗽,二為眩暈,三為感冒。”鄭州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宏指出,根據中醫理論都應當辨證論治。
感冒就是“多風”季節的多發病,風寒感冒以祛風散寒為治療原則,而風熱感冒治療則以辛涼解表、疏風清熱為治療原則,常選銀翹散等。
一般來說,春季咳嗽也有風熱、風寒兩種類型。風寒咳嗽主要癥狀為咳嗽聲重、咽癢、咯痰稀薄色白,常伴有流清涕、鼻塞、頭痛、肢體酸痛,還可伴惡寒發熱,治療上以疏風散寒、宣肺止咳為原則。風熱咳嗽患者一般咳嗽較劇、咽喉干燥疼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色黃,當用疏風清熱、宣肺止咳為主。
眩暈則多見風陽或風痰上擾兩種類型。風陽者臨床常見眩暈、耳鳴、頭脹痛、目赤、目脹、口苦、失眠多夢、面紅、急躁易怒,可用平肝息風法。風痰上擾者可見眩暈、頭重昏蒙,或伴視物旋轉、胸悶、飲食不香、嗜睡等,臨床運用化痰息風等,可獲得明顯改善。
防風邪要謹記5妙招
1、防風避風
風邪侵襲頭部的癥狀為頭脹、頭痛,嚴重的還可引起眩暈。這是內風上犯巔頂,清陽之氣受阻,氣血不暢所致。預防頭風注意不要讓頭部著涼,洗發后要及時吹干。
2、注意增減衣物
一些愛美的女性,早早穿上了輕薄的春裝。其實,這樣的做法,很容易因寒冷而降低自身抵抗力,使風邪乘虛而入,患各種疾病。正確的做法是:別急于減衣物,稍微捂一下,待氣溫較為穩定后,再逐漸卸去冬裝。
3、戶外鍛煉需防風
春季晨練時要選擇背風的地方,比如不要在墻邊、胡同口練,以防陰風吹。不要太早外出,最好等太陽出來。鍛煉時控制運動強度,不要練到大汗淋漓。如果出汗過多,可以換上透氣性較好的衣服,避免皮膚在冷風中暴露太多。
4、飲食防風邪
在早春,多進食溫辛類的飲食,如紅棗、山藥、韭菜、春筍等。其中韭菜是最好的補陽食物,煎雞蛋、煮韭菜粥、炒韭菜豆干、包韭菜餃子均可以。特別一提的是,初春,不宜酸性、生冷食物。
5、按摩防風邪
合谷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虎口,拇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取穴,它是手陽明經的原穴,按摩以調理全身氣血,特別適宜面部氣血調理。
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按摩可調節頭部的氣血。
風池穴,在頭額后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按摩可調節少陽經的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