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位23歲的女孩小朱被確診為胃癌。據當地醫院專家引見,如今,青年人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一番。小朱在一家企業做文案工作,“朝九晚五”,中午只要一個小時的吃飯時間,米皮、涼皮、麻辣燙、砂鍋燴面就成了她的主要選擇,而為補償午餐的缺乏,晚餐又常吃得十分豐富。(11月11日《河南商報》)
早餐沒空吃,午飯湊合吃,晚餐應酬吃,夜宵地攤吃,這些不但是如今多數上班族的習氣,還是如今很多90后年青一族,包括許多大學生們的習氣。這位23歲的職場女白領,由于不當的飲食衛生習氣,過早的患上了癌癥,生命之花突遭此摧殘,除了可惜和同情之外,這似乎還給我們提了一個醒,在職場的年輕一代要留意日常飲食衛生,盡量防止相似悲劇的發作。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疾病的構成也有一個產生開展的必然過程。世人普通都不太注重飲食,沒有一個好的衛生習氣。飲食不節,饑飽無度,普遍不注重早餐,這些都是國人的通病。不要說職場的年輕人,就是在如今的大中小學生當中,也普遍存在的現象。以零食當主餐,喜食辛辣食品和油炸燒烤食品,對過甜過酸等另類食品趨之若鶩,從主要街邊小攤總是蜂擁著的年輕消費者,還有網吧里那些夜以繼日的電玩愛好者就可見一斑,這些不良癖好嚴重影響了我們胃的正常工作,這為胃病的產生和進一步的開展埋下了隱患。
胡飲海吃,煙酒不離,起居無常,平常不喜歡鍛煉,這是職場生活多數人的寫照。俗話說病從口入,不好的飲食衛生習氣會嚴重的影響和摧殘著我們的身體。如今,青壯年胃癌的患者的數量在不斷上升。據相關統計,目前,19歲至35歲的年輕人胃癌的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而且發病惡性程度高,生存期十分短。這些年輕的患者都有一個共性,就是生活不規律。
當然一個人的患病還有其他因素。比如污染的環境,食品的不衛生、不安全,遺傳和工作壓力等精神上因素,可能還有其他各種客觀原因,但我們必須承認,良好的衛生習氣,合理的飲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很多時候都可以防止疾病的發作。
許多人認為自己年輕,有病時扛一扛就可以過去,但其結果往往事與愿違。我們常常看到在自然界中,還處于生長期的大樹,盡管生命力旺盛,但由于遭受風雨的摧殘,過早的夭折了。這位23歲女孩的教訓是深刻的,它提醒著我們,要密切關注年輕一代健康,特別要加強青少年的衛生知識的教育,平常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氣,加強食品的衛生安全監管,社會、學校、家庭都有責任。
【相關閱讀】
國慶假期如何保健康:小心吃出這些病
饞嘴可能會吃出禍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