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菇——吃了香菇飯,一天長一線。民間有諺語: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春分以后,人體新陳代謝旺盛,內分泌激素尤其是生長激素分泌增多,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孩子們別錯過這個最佳時段。長個子離不開維生素d,牛奶雖然維生素d含量豐富,但不能當飯吃,怎么辦?不妨吃點香菇飯。香菇的維生素d含量豐富,干品中鈣、磷、鐵等礦物質含量也較多。而且經過日曬,維生素d含量更高。
怎么吃?浸泡干香菇時,最好用30℃左右的溫水,既能使之吸水變軟,又能保持特有風味。建議做份香菇飯。新鮮香菇洗凈切絲,與雞肉絲、調味料拌勻,鋪在米上。放電飯鍋中煮熟,開關跳起后,再燜10分鐘,將鍋蓋打開,拌入芹菜末,再燜5分鐘,最后用飯勺輕輕拌勻即可。
香椿——春分吃香椿,理氣又抗菌。春分節氣,激素水平也處于相對高峰期,飲食要相對清淡。香椿能清熱解毒、健胃理氣,尤其是其香味濃郁,口感和營養都不錯。同時,香椿還是治療腸炎、痢疾的良藥。
怎么吃?香椿含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高于一般蔬菜,無論是涼拌、炒菜,都不妨先焯一下。推薦做道香椿干絲。鮮香椿洗凈后放碗內,加開水,燜約10分鐘后撈出,切細末。豆腐干用沸水焯后切成絲,放盆內,加香椿末、鹽和香油,拌勻裝盤即可。
香麥菜——要想睡得香,嘗嘗香麥菜。今年的春分也是世界睡眠日,推薦多吃點香麥菜,也就是油麥菜。它有降低膽固醇、治療神經衰弱、清燥潤肺等功效,是一種低熱量、高營養的蔬菜。
怎么吃?可烹炒蒜蓉香麥菜。油燒至八成熱,下蔥花和部分的蒜蓉熗鍋,出味后下香麥菜,快速翻炒,加入些許蠔油或老抽(量一定不能太多),翻炒,待香麥菜變得稍軟一些了,加一勺水,轉中火燜,將剩余的蒜蓉全部加入,快熟時加鹽出鍋。
三:三穴位解春困
春分節氣前后,天氣轉暖,人們時常會感到困倦,這就是春困。春困不可避免,但影響工作效率,西安醫學院附屬寶雞醫院醫學碩士劉冠中說,按照經絡歸屬,可以用拇指按揉內關、神門、三陰交。這三個穴位互相配合,每天按揉5~10分鐘,就可以起到安神定志、調整睡眠的作用。
內關穴——內關穴位于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內關穴的按摩養生方法很簡單,用一只手握緊被按摩的手的手腕處,使第一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內關穴上。用指尖有節奏地按壓此養生穴位,按摩以產生酸、麻、脹的感覺為最好。
神門穴——神門穴在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常按此養生穴,對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按揉此養生穴位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脹感。
三陰交三陰交位于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此養生穴位為脾經、腎經、肝經交會之處,應用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
二:兩項活動最合適
踏青——踏青,不但能使人賞心悅目,還能使人胸懷開闊。山野的空氣新鮮,經常呼吸這里的空氣,可以使人心肺受益,精神大振。
陽春時節,春風和煦,光線適宜,使人產生一種非常舒適的感覺,由于緊張工作而產生的疲勞感覺,也會因此而消散。另外,可以使人的心跳和呼吸放慢,從而使心肺得到休息。有人測定,在野外,每分鐘心臟跳動比在城市要減少4—8次,個別情況可減少14—18次,呼吸可減少2—3次,這是極益心肺的。
沐浴在春光中,紫外線強弱適宜,能殺滅多種細菌,因而能有效地防止流感、流腦、麻疹等疾病的傳播和擴散。同時,通過紫外線對皮膚的照射,還能夠制造維生素d,促進肌體對食物中鈣和磷的吸收,可以防治軟骨病和皮膚病。
放風箏——四處跑動,可以活動筋骨;抬頭仰望,可以放松肩頸部、有利于頸椎病的康復;極目遠眺,可以緩解眼疲勞,保護視力。
五、藏紅花的介紹
藏紅花,是一種鳶尾科番紅花屬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種常見的香料。是西南亞原生種,最早由希臘人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歐洲、地中海及中亞等地,明朝時傳入中國,《本草綱目》將它列入藥物之類,中國浙江等地有種植。番紅花為著名的珍貴中藥材,主要藥用部分為小小的柱頭,因此顯得十分珍貴。
食療禁忌:適宜頭痛目赤、咽喉腫痛、口瘡口臭、牙齦腫痛、風熱瘙癢者。孕婦勿過量食用;陰虛發熱、血虛眩暈者慎服;表虛自汗者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