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記者在網上看到形形*的號稱能“保腎”、“護腎”、“補腎”的保健品,還紛紛打著“壯腰補腎”、“補腎補精”的旗號。在一些廣告語中,甚至還直接點明“腎好,你好我也好,才能大家好”、“讓男人重振雄風”之類的暗示性語言,以宣傳功效。也因此,不少人以為,腎臟就是影響男性性功能的主要器官,腎虛就會性功能不好。吃了補腎藥,就能補腎壯陽。
[專家糾正]
不增加腎臟負擔才能護腎
針對目前市場上很多“補腎”產品的廣告常常誤導市民,甚至讓人誤以為“壯陽藥”,還能“一吃就靈”。梅長林教授說,其實世界上并沒有一種藥物或保健品是可以馬上提高腎功能的。相反,日常生活中不增加腎臟的負擔,才是真正的“保腎”、“護腎”。
一些人由于心理因素出現了性功能減退,在吃了補腎藥后,在自信心的作用下,可能出現了改善的結果,于是認為補腎藥起到了作用。其實,對于真正有器質性病變的患者來說,不治療,再怎么“壯陽補腎”都不會產生什么作用的。
誤區二:腰酸乏力、頭暈耳鳴就想“補腎”
在醫院腎臟科門診中,醫生經常會遇到一些病人因為腰酸乏力、頭暈耳鳴、神疲健忘等來求治,并提出要求,想要“補腎”。
有的病人還輕易聽信了不法廣告中的宣傳,隨意買藥,盲目補腎,出現了不良反應后才來就診。
[專家糾正]
補腎還需分腎陰虛、腎陽虛
龍華醫院腎臟科主任鄧躍毅教授分析說,這些病人往往以為只要把腎補好了,其他一切問題都能解決。其實,市民誤認為腎病即是腎虛,把中醫的腎與西醫的腎混為一談。腎虛主要是功能低下、營養缺乏的結果,會表現出與腎相關的機能減退,比如思維遲緩、性功能低下、容易骨折、貧血、憋不住尿、腰腿發軟等,這些都是中年人常見情況,但并不能一概而論,出現上述癥狀就肯定是腎虛所致。
鄧躍毅教授指出,疲勞和年齡都不是界定補腎的標準。本來不需要補腎的人吃了補腎藥,不但營養物質不能被補上,還給臟器平添了排毒負擔。如在感冒的急性期服用了補腎的山茱萸、熟地等,則會導致病情加重,纏綿難愈,故而中醫會說“是藥三分毒”。補腎藥對脾胃不好的人也有傷害,如單純補腎不但吸收不了,反而可能出現腹瀉等副作用。另外,補腎還要慎重,不同原因引起的腎病補法不同。腎的精氣從作用來說可分為腎陰虛和腎陽虛兩方面。補腎要根據腎陽虛或腎陰虛對癥下藥,如果用反了,比如,就會出現癥狀加重現象,像周身發熱、頭暈腦漲、耳痛咽腫等。
誤區三:年輕人不會得腎病
半年前,25歲的小王開始出現頭暈,血壓升高。他自行服用降壓片,并沒引起重視。
就在一周前,小王突然視物模糊,劇烈頭痛還伴有雙下肢浮腫和惡心嘔吐。到醫院測量血壓,竟然高達210/120毫米汞柱!再進一步檢查,原來是腎性高血壓!
如今,不少像小王這樣的白領都認為自己年紀輕,經常忙于應酬,有時甚至通宵達旦。雖然也會感到疲憊,但自以為年輕體健,也不在意。他們往往覺得腎虛、腎病總是40歲之后的中年人才會得的病,也未加以重視,更忽略了每年的體檢,發現時已是腎病晚期。
[專家糾正]
勿忽視腎臟“求救信號”
一些年輕白領經常日夜顛倒,且喜歡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導致營養過剩。海鮮配啤酒的飲食方法也易誘發痛風性腎病。在醫院門診,目前30歲左右的痛風性腎病患者有所增加,且以男性為主。仁濟醫院腎臟科主任倪兆慧教授提醒年輕人,一旦發現血壓高,就要快去查查腎。此外,尿頻、尿急、尿痛,小便帶血、泡沫增多,眼皮、下肢水腫,夜尿次數增多,腰腹酸痛等,這很可能就是腎臟發出的“求救信號”。
誤區四:腎虛、保腎只是男人的事
不少人認為補腎、保腎就是男人的事,女人們往往放松警惕。其實不然,事實上,女性才是腎病高發的人群,腎病與女性關系更大。
[專家糾正]
女性不可亂服減肥偏方
職業女性長時間過度緊張、疲勞,承受的壓力和經受的勞累日益增多。同時,女性的自身免疫力相對于男性而言,本身就低,存在更易感的因素。鄧躍毅教授指出,不少愛美女性為了身材苗條,盲目追求減肥偏方秘方,亂吃減肥藥,對腎臟損害也大。而女性的特殊生理結構和心理特點也決定了女性更易患腎病,特別是腎盂腎炎、狼瘡性腎炎等。
專家提醒,女性狼瘡性腎炎患者在治療期間一定要防止感冒、腹瀉、扁桃體炎癥,以免誘發或加重腎臟損害,切忌自行服藥。駕車女性可能經常有憋尿情況,要注意勿長時間開車,減少過多吃過于辛辣的食物。
誤區五:腎病患者不能正常懷孕
李*最近有點煩,自從在醫院被查出患有早期腎病綜合癥后,她一直不敢和丈夫過夫妻生活。
夫妻兩人原本打算生個“牛寶寶”的計劃也被暫時擱淺。除了腎病患者,不少腎虛的男女都擔心?是否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甚至還能個健康寶寶嗎?
[專家糾正]
懷孕要醫生“保駕護航”
適當性生活對夫妻感情和健康都有益處。但即便是身體健康者,性生活也不能過度。過度有害健康,更何況是腎炎患者。一般情況下,腎病患者能過性生活,但應適度,并根據病情適當減少性生活。
二、六個方法讓你的腎氣十足
春季補腎方法一:從飲食上入手
民以食為天,吃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生活中有很多食物對補腎有好處,例如枸杞子,海產品,鮑魚,韭菜,豬腎,雞蛋,黑芝麻,狗肉,蓮子等等可以說這些食物對補腎有著很大的幫助,相反的生活中還有一些食物是會引起腎虛的,例如經常吃沒有經過加過的籽油,香煙,冬瓜,春筍,芹菜,菱角,杏仁,等等這些食物對人體的腎臟健康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春季補腎要多吃對腎有好處的食物,少吃可能引起腎虛的食物。
春季補腎方法二:適當的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由其是當春意來臨的時候更是運動的好時機,這個時候如果你可以多做一些簡單的運動,例如常見的縮肛運動就是一個補腎的方法。
春季補腎方法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都說細節決定成敗,的確生活中的很多細節都會直接影響到身體健康的,因此建議你如果想擁有一個健康的腎臟功能的話,那么日常生活中就要做到保證充足的睡眠,飲食有度,起居有節,適度的運動,由其是腰部的運動,睡覺前養成腳心按摩的習慣,每天用冷熱水交替洗浴,這些對促進人體的血循環,促進腎臟健康都有很大的幫助。
春季補腎方法四:拒絕亂補腎
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腎臟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由其是一些男人更喜歡用一些壯陽藥來當作補腎的保健品,其實這些壯陽藥不僅沒有補腎的效果,同時還會引起腎臟的健康疾病,由其是對于一些本身就有腎功能疾病的人來說,吃了這些所謂的壯陽藥,有可能會影響到醫生對腎病的診斷。
春季補腎方法五:學會關心自己
一個人在出現腎虛的時候其實是有很多的癥狀的,例如脫發,月經失調,怕冷,喜怒無常,性功能下降,腰酸背痛,記憶力下降等等,其實這些都是腎虛的表現,因此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當身體出現這些健康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學會科學的補腎。
春季補腎方法六:節欲
眾所周知男女的性事如果過于頻繁的話,就會引起腎虛的問題,由其是在春季陰氣大過于陽氣,陰陽本身就無法平衡的時候,如果過于頻繁的性生活的話,一定會引起腎虛的,因此春季要適當的節欲。
三、春天怎樣補腎
山藥
性平,味甘,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功,無論是陰虛火旺或是腎氣不固而遺精早泄者,均宜常食多食。唐代食醫孟詵曾說:“山藥利丈夫,助陰力。”《日華諸家本草》記載:“山藥助五臟,主泄精健忘。”《本草求真》亦云:“山藥,本為食物,且其性澀,能治遺精不禁。”若能配合其他補腎固精食品,如芡實、蓮子等一并服食,效力更佳。
黑芝麻
黑芝麻性平味甘,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對因肝腎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暈、白發、脫發、腰膝酸軟、腸燥便秘等有較好的食療保健作用。
胡桃仁
能補腎固精,為滋補強壯食品,肉能潤養,皮能斂澀,故腎虛遺精者宜食之。明代醫家繆希雍說:“胡桃能入腎固精”。清?黃宮繡亦云:“胡桃澀精固腎。”《普濟方》中記載:胡桃治“水弱火強,精自溢出。”這又說明對于心腎不交、陰虛火旺的遺精早泄者亦宜。《御藥院方》中介紹:“胡桃一味,勿去黃皮,空腹食之,最能固精。”
豇豆
性平,味甘,其功有二,一是健脾,二是補腎,凡腎虛遺精者宜食之。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豇豆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臟,生精髓。”現代《四川中藥志》中亦載:“豇豆滋陰,健脾胃,治腎虛遺精。”
黑米
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補益脾胃、益氣活血、養肝明目等療效。經常食用黑米,有利于防治頭昏、目眩、貧血、白發、眼疾、腰膝酸軟、肺燥咳嗽、大便秘結、小便不利、腎虛水腫、食欲不振、脾胃虛弱等癥。
四、春季如何補腎壯陽
第一步:早春
早春時期,為冬春交換之時,氣溫仍然寒冷,人體內消耗的熱量較多,所以宜于進食偏于溫熱的食物。飲食原則為選擇熱量較高的主食,并注意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飲食除米面雜糧之外,可增加一些豆類、花生、乳制品等。
例如早餐:牛奶1袋(250毫升左右),主食100克,小菜適量。午餐:主食150克,豬牛羊瘦肉(或豆制品)50克,青菜200克,蛋湯或肉湯適量。晚餐:主食100克,蛋魚肉類(或豆制品)50克,青菜200克,豆粥1碗。
第二步:中期
春季中期,為天氣變化較大之時,氣溫驟冷驟熱,變化較大,可以參照早春時期的飲食進行。在氣溫較高時可增加青菜的食量,減少肉類的食用。
第三步:晚春
春季晚期,為春夏交換之時,氣溫偏熱,所以宜于進食清淡的食物。飲食原則為選擇清淡的食物,并注意補充足夠維生素,如飲食中應適當增加青菜。
春季晚期,為春夏交換之時,氣溫偏熱,所以宜于進食清淡的食物。飲食原則為選擇清淡的食物,并注意補充足夠維生素,如飲食中應適當增加青菜。
例如早餐:豆漿250毫升,主食100克,小菜適量。午餐:主食
150克,魚蛋肉類(或豆制品)50克,青菜250克,菜湯適量。晚餐:主食100克,青菜200克,米粥1碗。
每日除三餐之外,還要多吃一些水果,因為水果中所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增強體質有益。應該注意的是新鮮水果雖有清熱生津解渴作用,但大多味酸而不宜在春天多食。若需解里熱,以吃甘涼的香蕉、生梨、甘蔗或干果柿餅之類為好。同時,春季飲食宜忌生冷油膩之品,傳統醫學還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養肝脾兩臟,對防病保健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