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市農業農村局主辦,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所、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市農學會承辦的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獸藥殘留限量規定暨網格化管理培訓班順利舉辦。
培訓對象全覆蓋
培訓首次聚焦各鎮街(園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檢測人員、農技推廣人員、農產品種植(養殖)人員、產地收購商等對象,實現監管監測人員、生產和經營主體等培訓主體類型全覆蓋。為加強互動交流,保障培訓實效,根據就近原則分片分期舉辦,四期約300多人次參加培訓。同時,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通過市農技推廣服務驛站平臺對第一期的培訓班開啟同步在線直播,近1000人次通過線上進行培訓,相關人員還可以通過掃描直播二維碼進行回放學習,進一步擴大培訓范圍,確保應訓盡訓、全面覆蓋。
邀請專家宣講
培訓特邀農業農村部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宣講員、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監測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汪敏作《新形勢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員和生產主體工作重點分析》專題授課,課程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典型案例分析、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形勢和鄉鎮網格化體系構建與監管服務工作重點三個方面展開。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針對基層農獸藥殘留限量規定、網格化管理的工作要求、合格證使用的規定和要求、重點品種農產品藥物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行動和監管工作要點等進行了系統宣講。
農產品速測培訓
推進豇豆、芹菜、荔枝等重點品種藥物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膠體金速測技術是適應當前農殘快檢新形勢、加強監測針對性和靶向性的重要方法。此次培訓采取理論講解和現場演示、實操體驗相結合的方式,市農檢所工作人員詳細講解了膠體金檢測原理、操作流程和要點,并現場進行了農藥殘留檢測過程演示,并對實操體驗人員檢測過程中的易錯環節進行指導、答疑。現場還發放了噻蟲嗪和啶蟲脒兩種農藥的膠體金速測試劑盒共88盒,推動膠體金速測技術在日常監管巡查工作中的應用,進一步發揮快檢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的“前衛哨兵”作用。
數字化服務賦能
會前,市農檢所聯合市農技推廣服務驛站實景拍攝了《蔬菜水果中農藥殘留的快速檢測方法—膠體金法》科普小視頻,并在培訓會現場發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知識宣傳手冊等。與會人員還可掃碼獲取科普視頻、農產品重點品種經常檢出問題藥物清單、明白紙、指導手冊和培訓課件等資料。用數字化服務代替傳統紙質材料,既節約了時間和成本,還可以讓參訓人員在會后開展進一步學習使用,有效提高了培訓的覆蓋面與效率,讓培訓更接“地氣”。
明確目標壓實責任
授課專家表示,我市在全省各地市中率先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基層農獸藥殘留限量宣貫和網格化管理培訓,標準宣貫、網格化管理、膠體金速測培訓應用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此次培訓班明確了監管員、協管員的工作職責和重點任務,進一步落實和提升了種植養殖生產經營主體責任意識,加深了對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重要性的認識,為我市重點品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監測工作開好局和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和打下堅實基礎。
下來,我市將以此次培訓為契機,探索形成常態化機制,持續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質效。進一步加強網格化管理,深入推廣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強化宣傳引導,加大檢測力度,為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供稿:市農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