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斷崖式”的降溫,加上斷斷續續的幾場冬雨,這些天鶴山成功“入冬”。11月24日,記者走訪了鶴山城區多個農貿市場和超市了解到,目前鶴山的“菜籃子”價格基本穩定,但隨著天氣的轉冷,一些本地的葉菜產量有所減少,價格也有小幅上漲,而鶴山人天氣冷有“打邊爐”的習慣,因此一些肉類如羊肉等,價格也有上漲。一些檔主表示,如果天氣繼續轉冷,“菜籃子”價格將繼續上漲。
產量減少價格上漲
據悉,進入11月,由于天氣漸冷,本地的蔬菜生產逐漸進入淡季,本地蔬菜產量有所減少,部分蔬菜特別是綠葉菜生長周期延長,市場供給不足,加之儲存和運輸成本有所增加,菜價上漲在所難免。
一些蔬菜檔主表示,這星期的蔬菜批發價格已經有了小幅上漲,“本地產量減少,由于這幾天天氣轉冷,外省南下的蔬菜也有所減少,因此導致蔬菜的批發價小幅上漲,但我們的零售價暫時沒有變化,但如果批發價繼續上漲的話,我們也只好跟著漲價了。”新鶴市場一位檔主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目前鶴山的菜價基本穩定,如蓮藕每斤在3.6元左右,毛瓜2元每斤左右,但也有部分品種價格小幅上揚,尤其是一些剛上市的蔬菜,如四季豆,每斤賣到將近6元。
“打邊爐”食材走俏
隨著天氣轉冷,鶴山人習慣在家“打邊爐”,因此一些相關的食材如羊肉、肉丸、魚肉等均量價齊升。
“這幾天前來購買肥牛、羊肉、魚皮角等食材的市民比往常要多,銷量也比平時高出50%左右,價錢也比往常有所上漲。”城區某超市生鮮專柜的導購員告訴記者。
“24日晚買了一些香菜、菠菜、羊肉等回家,價錢要比往常上漲了10%左右。”家住嘉悅名都的陳伯告訴記者。
(江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