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城蔬菜配送有限公司 推薦 舌尖上的高考:吃得對 才有助考得好
2017-04-15舌尖上的高考:吃得對 才有助考得好
新京報約請專家為考生制定一份科學的“高考食譜”,吃得平安、營養、平衡才是關鍵
又到一年高考時。
再過四天,2015年高考拉開序幕,全國近千萬名考生將邁入考場。而隨同高考季的到來,市場上涌現出諸多盤繞“高考”的產品和效勞,“高考營養餐”等需求熾熱。
備戰高考,飲食也是一個重要保證。新京報記者梳理近年來在高考期間考生因飲食不當而形成身體不適的案例,問題驚心動魄:有的家長給孩子突擊“大補”,結果“吃得太好”,反而讓孩子腸胃不適;有的暫時讓考生吃一些此前從未食用過的食品,呈現過敏病癥;還有的考生在考前索性放松,痛快吃得隨性,路邊攤、刺激性食物通通都來,招致“上吐下瀉”。
炎熱天氣加之肉體慌張,如何在考試期間科學、合理、平安地布置好考生的飲食,為孩子順利高考做好“后勤保證”,是眾多家長關懷的話題。無論在家做、在外面吃,還是直接在酒店預訂“高考餐”,專家都倡議,無論在哪兒吃,關鍵是要保證食品平安和營養平衡。
高考食不當 考場“悲劇”來
新京報記者梳理近年來高考期間考生因飲食不當而形成身體不適的報道案例,發現最常見的飲食問題集中在五大類。
Q1“吃太好”腸胃不適被送急診
案例:2014年高考前,一名昆明考生因過度進補招致急性腸胃炎,而被送至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隸屬醫院急診。據報道,備考期間,父母省吃儉用為考生購置了大量“補腦”、“加強膂力”的營養品、保健品,同時還準備了高營養食品,每日進補,結果招致腸胃不適。
專家倡議:備考和考試期間不宜大量進補。
中山大學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主任蔣卓勤認為,濫用功能性保健品是很多家長的誤區。“這些產品不一定有什么效果,突擊補充甚至可能形成身體的不適,產生無法預見的副作用”。倡議考生家長不要冒這個風險,“一旦呈現問題,高考期間恐怕沒有足夠的時間及時治療。”如果考生呈現壓力過大、胃口不好、吃不下飯的情況,可以適量補充一些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營養素為主的保健品。但“補腦”、“抗疲勞”、“加強免疫力”等功能型的保健品盡量不要食用。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平安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范志紅也認為,青少年處于旺盛的生長發育期,不像中老年人需要補氣之類的補品。如果沒有專業人員指導,補錯了反而會招致身體不適。食物平安、睡眠質量良好,對于保證大腦高效運作更重要。
Q2 考前吃變質食品引起中毒
案例:2013年高考前夕,湖南婁底一所中學的多名學生在校食堂就餐后因食物中毒住院。后經證實為學生食用了校食堂過期變質的米粉所致。
專家倡議:考試期間,考生不要吃剩菜、剩飯,遠離過期變質的食物,注意飲食衛生。
營養學家蔣卓勤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高考時的氣溫較高,正是細菌大量繁殖的季節,食物容易腐敗變質。因此考生要特別注意食品的平安和衛生,盡量選擇新鮮、衛生的食品。
Q3 吃路邊攤得了急性腸道疾病
案例:2012年高考前,長沙市一名高考生在路邊攤吃了一碗炒粉后,突發腸胃疾病。醫生診斷,該考生因食用不潔食物而引起急性腸道疾病。
專家倡議:考試期間,考生盡量不要選擇不干凈的小飯館或路邊攤。
蔣卓勤倡議,考生最好在家里用餐,家里的飲食更容易保證衛生和營養,“至少能保證所使用的油是干凈新鮮的,食材也可以自己把關,不會濫用”。 在外邊用餐,雖省時間,也方便,但不確定食材是否新鮮、干凈,使用的油是否有保證。 如果一定要在外面吃,倡議選擇衛生比較有保證的餐廳、酒店。
Q4 考前吃刺激性食物致“上吐下瀉”
案例:2013年,一名河北考生因考前食用麻辣火鍋,招致考試前一天上吐下瀉,影響了考試發揮。
專家倡議:考前與考試期間,考生盡量不少食用油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避免對腸胃的刺激,保護消化系統健康。倡議多食用營養豐富、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要突然“改善伙食”,招致腸胃不適應。
Q5 吃從未食用過的食品而過敏
案例:2009年,浙江一高考考生因吃橙子招致身體過敏,四肢呈現奇癢的紅點。此前,該考生從未吃過橙子。
專家倡議:對此前從來沒吃過的東西,考試期間千萬別吃,以防發生過敏、食物中毒或腸胃不適等情況。尤其是家長選擇時令的水果,更要注意別給考生吃以前從未吃過的水果。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倡議,“不要嘗鮮吃奇,以前沒吃過的新奇食物,多貴重都不必現在來嘗試,因為不能排除過敏這樣的不確定因素”。為保證營養,考生在考試期間可以適當吃些水果,最好在餐前或餐后半小時左右吃。
■ 在家吃
●盡量選用一些營養密度較高、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2.不要突然改變平時的飲食習慣,從未吃過的食品不要吃。
●食材搭配平衡,飲食有規律,少吃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以天然食物為主,少用燒烤、油炸,多用蒸、燉、煮等方式。天氣較熱,燒烤、油炸等熱氣食品可能會引起考生不適。蒸、燉、煮對營養素形成的破壞較少,而炸烤溫度較高,營養素破壞較嚴重。
●可適當增加粗糧,如燕麥、蕎麥、薏米、紅薯等,對人體代謝非常有幫助。
■ 在外吃
●要選擇有許可證的餐飲效勞單位。要注意查看餐館吧臺或明顯位置有無懸掛餐館經營許可證及食品衛生許可證等證件,不要選擇“無證餐館”或路邊攤。
●用餐前注意餐廳提供的餐具衛生,或自帶清洗干凈的餐具用餐。
●注意辨別食物狀況,如發現異味或顏色異常等情況,不要食用。
給考生一份科學的“高考食譜”
作為這一時期的特殊群體,高考考生壓力大,肉體慌張,平時又缺少運動,在考試期間,如何幫助考生攝入足夠的營養,調整好身體和肉體狀態,成為諸多家長的“頭等大事”。為了讓孩子有一個理想的考試狀態,家長們紛紛制定“高考食譜”,保證讓孩子吃好。
三位營養專家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向家長們提出一些營養飲食倡議,為6月7日到8日期間的“高考食譜”提供參考。
時間:6月7日、8日早上
【早餐要吃好】
要足夠支撐3小時的思維效率
參考食譜:一個切片烤全麥饅頭或面包,幾片醬牛肉,一碟芹菜丁拌核桃仁,一碗牛奶燕麥粥,再加半碗櫻桃番茄?;蛘咭粌蓚€菜肉包子,一碗燕麥片小米粥,一只水煮蛋,一碟五香煮花生。
(其中,粥可以換成湯面,比如番茄蘑菇雞蛋湯面;包子可以換成雞蛋蔬菜煎餅,雞蛋可以換成豆制品或熟肉,蔬菜水果可以按喜好調整。)
中山大學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主任蔣卓勤說,早餐最好由谷類、奶類、蔬菜水果與蛋類等四類食物搭配組合。量不需要大,但種類盡量要齊全。食材盡量做到多樣化。同時要以天然食物為主,烹飪方法也要盡量少用燒烤、油炸,而要多采用蒸、燉、煮等對營養素破壞較少的方式。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平安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范志紅認為,考生從吃完早飯到考試結束,通常都需要3小時以上的時間,甚至更久。如果早餐馬馬虎虎,就難以保證幾個小時之內穩定發揮高度的思維效率。因此倡議早餐要做到營養豐富、平衡。“至于早餐是中式還是西式,不需那么講究,只要營養充足又能吃得舒服就可以。”
時間:6月7日、8日中午
【午餐要適度】
別吃太飽否則影響下午考試
參考食譜:五谷配合多種蔬菜、瓜類及水果,適量肉類、蛋類或魚類食物,并減少油、鹽及糖分。(遵照平時的飲食習慣,葷素搭配,品種多樣化。)
專家倡議,午餐在保證合口味的基礎上,要有充足的熱量和各種營養素,要多吃點肉類、雞蛋等含熱量較高的食品,多選用一些補腦的食物如魚、蛋、豆制品、瘦肉,深顏色的蔬菜等。同時,午餐不要吃太飽,否則可能將影響午休以及下午考試時的肉體狀態。
時間:6月6日晚間考前最后一夜、7日晚間
【晚餐要清淡】
夜晚別喝濃茶咖啡提神復習
參考食譜:紅棗小米蓮子粥或南瓜牛肉胡蘿卜粥、青菜或豆類蔬菜、粥或湯、魚、少量肉類菜品、適量米飯或面食、適量水果、酸奶等。
很多考生習慣熬夜復習,臨睡前餓了又吃大量的夜宵,有的還愛吃一些難消化的煎炸食物。專家指出,“睡前吃多了不易消化的食物會影響脾胃,進而影響到睡眠。”晚餐品種要豐富,但口味要以清淡為主,可以在不加重腸胃負擔的情況下,使考生保持好胃口。最好選用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少些油膩難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形成腸胃負擔,影響晚間休息。不要在夜間吃燒烤類的食物,睡前1小時不要吃東西。
另外,考試期間不要喝濃茶、咖啡或提神飲料來加強精力??Х纫螂m然能讓人暫時不困,但會消耗更多的營養素,并影響夜間的睡眠質量,進而可能影響第二天考試的發揮。
■ 考點周邊酒店多備“高考餐”
新京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部分考點,發現不少考點附近的酒店、旅館已訂滿。
北京第二十七中學附近一家四星級酒店工作人員介紹,早在5月下旬,酒店的所有房間均已被考生家長訂滿,一些房間價格還比平時高出整整一倍。酒店餐廳工作人員說,為趕考和休息方便,在酒店住宿的考生基本都會選擇在酒店用餐。酒店也將推出“高考狀元自助餐”,“每餐6個涼菜、8個熱菜,還有湯、水果和飲品,葷素搭配,比平時的普通餐飲營養搭配更平衡一些。目前定價為早餐92元,午餐和晚餐均為158元,可自助也可單點。”
人大附中附近一家五星級酒店客服人員告訴記者,“酒店也正在籌備針對高考考生的套餐效勞,過兩天高考菜單會出爐。”
一位在考點附近正為孩子預訂高價高考房的家長對新京報記者說,“高考就這么一次,關鍵是要讓孩子住好、吃好”。這位考生家長透露,她已為孩子預訂了酒店的“狀元套餐”,“雖然貴一點,但很方便,可以多些時間讓孩子休息,對大酒店的飯菜質量也放心一些”。
B12-B13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王叔坤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有來自于網絡文章,并不代表本站觀點、立場,本站也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如文章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