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委會(IOC)承認,對給予麥當勞(McDonald''s)、可口可樂(Coca-Cola)等高熱量快餐品牌奧運會官方贊助商資格,它曾感到猶豫。和其他人一樣,這個委員會提出了一個應該提出的問題:巨無霸如何能弘揚奧運會官方口號――更快、更高、更強――所體現出來的價值觀?但國際奧委會并沒有如一些批評者所希望的那樣,禁止這些品牌成為奧運會贊助商。
在世界各地,肥胖問題日趨嚴重。在2012年奧運會的東道國――英國,近三分之二的成年人和三分之一的兒童體重過高。快餐食品隨處可見,以其高脂、高糖、重鹽的配方令人欲罷不能,為我們日益增長的腰圍做了不少貢獻。
但薯條和碳酸飲料,正如生活中大多數東西,只要吃得適量,就不會是大問題。導致問題的真正原因,是人們缺乏好的飲食習慣,而健康食品高昂的價格可能讓一些家庭承受不了。要解決這些難題,最好是由政府推出綜合計劃,一方面從小培養孩子們良好的飲食習慣,一方面資助困難家庭。
然而,盡管解決全球肥胖問題并非國際奧委會的責任,但它還是可以為抗擊肥胖做更多事情。國際奧委會應該從一個方面著手:大大提高對所有領域贊助商的要求。全球各大品牌都希望能在自己的產品廣告中炫耀奧林匹克的五環標志,競爭十分激烈。奧委會應該設定更高門檻,要求贊助商拿出實際行動,體現奧林匹克精神。按照這個思路,奧委會可以要求力拓(RioTinto)在環境方面做得更好,也可以要求可口可樂積極推廣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企業參加奧運贊助商競標時,競標的基礎應該著眼于實實在在的人和行動方案。
對高熱量食品品牌而言,國際奧委會還可以考慮的一點,是要求這些品牌在廣告中的奧林匹克標識上加上健康警告(類似香煙廣告),以提醒消費者注意經常食用快餐的種種危害。最后,奧委會應公開它選擇贊助商的標準。公眾的監督是保證金錢不成為決定因素的最好方法。
這樣嚴格的要求可能會讓國際奧委會只剩下較少的潛在贊助商。盡管奧運會參賽運動員數量過去十年來基本沒變,但奧運會的舉辦費用一直呈指數增長。這讓人們不禁要問:是不是有越來越多的資金由于低效而被浪費了?更大并不總是意味著更好。有時候,更大甚至有損健康。
(責任編輯:任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