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冰箱曾經成為了人們家庭生活的必備品,但很多人眼中的冰箱冷藏常識卻存在各種各樣的誤區。冷藏能否能有效“滅菌”?冰箱保管食物能否溫度越低越好?包裹保鮮膜后,細菌能否會更多?
冰箱冷藏可抑制細菌繁衍,但“滅菌”作用不大
其實家庭冰箱的細菌污染問題十分嚴重,每年都有不少人由于食用從冰箱中直接取出的食物而發作腹瀉、嘔吐、發熱等中毒病癥。
嗜低溫細菌能夠在0~5℃以至更低的溫度環境下存活,而未加工的食材如生鮮的蔬菜、水果,尤其是肉類、家禽、雞蛋和海鮮均帶有細菌,即便加工好的食品,如醬鹵類、燒烤類、涼拌萊、糕點類、魚生類等食品也是帶菌的。所以食材寄存冰箱,也不能起到“滅菌”作用。冰箱的低溫,僅僅是令細菌的繁衍速度放慢。
冰箱里的細菌和毒素多種多樣,如乳類(牛奶、奶酪等)、剩飯菜、魚、肉、蛋、蔬菜水果等均可能被細菌污染并產生毒素,若冰箱內食物雜亂堆放,就會大大增加食物穿插污染的概率,增加食物中毒風險。因而,剩菜剩飯從冰箱取出后需充沛加熱后才干食用。還要定期清潔冰箱,尤其是冰箱門封條等衛生死角。
食物儲存的適合溫度各不不同,香蕉、面包等不宜放入冰箱
不同食物有各自儲存的適合溫度:如肉類要長時間保管,可放在-18℃的“急凍格”,若只寄存兩三天,則可放在-2~5℃的“保鮮格”。
并非一切食物儲存都是越低溫越好,這是個誤區,特別是蔬果類,低溫會毀壞其營養構造。果瓜類——如馬鈴薯,寄存的最佳溫度應是2-4℃,黃瓜、茄子、西紅柿等適合寄存溫度為7-10℃之間。香蕉、芒果、荔枝、青瓜、面包等則不宜放入冰箱保管。
合理利用保鮮膜、保鮮盒,不推薦使用普通膠袋
網友間曾經流傳一種說法,西瓜切開后不能用保鮮膜封好放冰箱,這樣會產生更多細菌,還不如直接就放冰箱。其實這個說法不正確,用不用保鮮膜,都會有細菌,但不用保鮮膜,細菌會更多。
若直接將西瓜“赤裸裸”地放進冰箱,會增加其感染冰箱內其他食物細菌的機會。此外,用無細菌污染的保鮮膜封好寄存,也能夠減少西瓜切面的水分散失,起到保鮮的作用。
不要用普通膠袋裝食物。一來普通的塑料袋無法密封食物,二來其成分中的乙基己基胺(DEHA)容易析出,會致癌。建議用PC、PE、PP和鋼化玻璃等安全材料,一般耐溫范圍-20~120℃,既可寄存冰箱,也可放微波爐。
若想保鮮效果更完美,保鮮盒是最好的選擇:“保鮮膜和保鮮袋的耐用性和密封性較差,亦不能避免食物串味。而合格的保鮮容器基本不含有害物質,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隔絕氣體流通和水分流失,能夠更長時間保持食物的新鮮。
一切食物在放入冰箱前均應清洗干凈,去除泥、殘葉等雜物,生熟分開,熟食放在生食的上一格。各類食物用保鮮袋、保鮮盒分裝,按照各類食物的保藏條件進行儲存。合理利用冰箱的不同區域,及時清理、分類儲藏,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定要創造一個干凈衛生的食物貯藏環境”。
東莞首宏蔬菜配送公司
服務熱線:134-804-11888
聯系人:蘇首宏
電子郵箱:815665333@qq.com
QQ:815665333
網址:www.hflo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