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草莓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研討觀摩會”在中原研究中心盛大舉行。該會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河南省草莓協會共同主辦。本次會議聚焦“草莓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吸引了來自科研機構、企業、政府部門等各界代表踴躍參會。大家齊聚一堂,共同深入探討草莓產業發展的全新路徑,旨在通過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全面提升全產業鏈的發展水平,助力草莓產業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環境中實現升級。

河南省大宗水果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河南省草莓協會會長、中原研究中心設施果樹智能管控團隊周厚成研究員指出,當前草莓產業正處于關鍵的轉型節點。草莓產業現已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涵蓋“種苗 - 種植 - 加工 - 銷售 - 服務”的產業鏈,涉及品種、種苗、技術標準、設施設備、采后保鮮與加工、市場與銷售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等多個方面的協同發展,致力于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現場品嘗中莓香玉,那香甜的味道,真的太好吃了!”杭州綠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建紅說道,“我這次專程從杭州趕來參加會議,就是希望能引進一些新品種,在當地進行種植。”
山東普朗特農業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剛介紹:“去年,我們與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所達成了深度合作,成功獲得了中莓香玉品種權的使用權,并在山東區域大力推廣。這一舉措為推動草莓產業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他還表示,中莓香玉憑借其優良的品質,有望在2025年成為草莓市場的新亮點,為當地莓農帶來新的增收機遇。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草莓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升級機遇。在品種選育方面,已經從傳統的選育方式邁向了分子設計育種階段,能夠更加精準、高效地培育出優質的草莓品種。在栽培技術領域,人工智能的融入正在深刻改變著草莓的種植模式。
河南訊飛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經理谷俊鵬表示:“我們研發的草莓智能管控系統,借助先進的傳感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技術,實現了對草莓生長環境的精準監測與智能調控。無論是光照、溫度、濕度,還是土壤養分、水分等關鍵指標,都能實時掌握并根據需求進行調整,為草莓生長創造最適宜的條件。這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種植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還能有效提升草莓的產量和品質?!?/p>
肥料作為草莓栽培的關鍵物資基礎,直接影響著草莓的產量和品質。近年來,隨著綠色農業理念的廣泛普及,環保、高效的肥料產品受到了市場的青睞,泥炭懸浮肥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河北龍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杜娟介紹,泥炭懸浮肥是一種綠色環保的新型肥料。它以天然泥炭為原料,不僅富含多種礦物質和有機質,能夠為草莓生長提供全面、持久的養分支持,還具有改良土壤結構、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功效,有利于促進草莓根系發育,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在“中農鄭果”草莓脫毒種苗繁育中心,與會代表實地參觀了草莓脫毒苗的繁育生產過程。草莓脫毒苗對于提升草莓品質、產量以及降低病蟲害風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繁育中心先進的技術和規范的流程,讓觀摩者深刻認識到種苗培育在產業根基中的關鍵地位。
在“中莓”草莓園,“中莓”系列草莓新品種以及超高壟栽培模式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園區負責人盧其真介紹:“中莓緋紅顏色鮮艷,口感低酸香甜脆,兼具口感與硬度,來采摘的游客都對其贊不絕口?!边@些新品種在口感、色澤和抗病性等方面都展現出了獨特的優勢;而超高壟栽培模式則有效改善了土壤的透氣性和排水性,為草莓生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顯著提高了種植效益,讓大家看到了品種創新和栽培技術革新為產業帶來的巨大潛力。
西禾草莓農場作為草莓農旅融合規范化生產基地,呈現出了一幅別具特色的產業景象。在這里,草莓種植與鄉村旅游實現了深度融合,不僅有優質的草莓產出,還打造了豐富多樣的旅游體驗項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為草莓產業開辟了新的增收途徑,成為了產業多元化發展的生動典范。
周厚成表示:“河南作為我國草莓主產省之一,草莓產業發展勢頭十分強勁。近年來,隨著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廣泛推廣應用,我省草莓生產效益實現了顯著提升,種植面積也在逐年增加。如今,草莓產業已成為不少地區的支柱產業,在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希望借助草莓新品種,為當地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讓更多莓農從中受益,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p>
此次研討觀摩會為草莓產業各方搭建了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大家共同探索草莓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新方向,助力河南省乃至全國草莓產業在復雜的形勢下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升級轉型。未來,草莓產業將朝著智能化、現代化的方向大步邁進,為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提供堅實的保障,推動草莓全產業鏈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