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個性化、品質化、健康化……具有這些特性的新型消費,不僅在城市成為潮流,在中國鄉村也悄然興起。它們正推動農村消費市場活力加速釋放。

“如今我經常在網上購物,給全家人購置日用品。”家住山東煙臺海陽市石馬疃頭村、43歲的村民王海燕向中新社記者透露,今年春節前她囤的很多年貨都是通過網購獲得的。
近年來,中國農村電商呈現出迅猛的增長態勢。依據商務大數據監測結果,2023年中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2.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相較于2014年增長了近13倍。2024年,這一數字較上一年進一步增長6.4%,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15.8%。
農村電商搭建起了消費與生產之間的橋梁,在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等方面注入了強大的新動力。
除了網購,農村居民如今也逐漸能夠在家門口體驗到以往只有大城市才有的線下購物感受,不少中國村莊和鄉鎮都建起了大型商超。“現在除了趕集,鎮上新開了超市,我偶爾會去那里逛逛。”王海燕說道。
2024年,中國持續推進“千集萬店”改造工程,對5856個縣城和鄉鎮商貿中心、5.3萬個村級便民服務商店進行了升級改造,縣域商業網絡設施和業態不斷完善,促使下沉市場居民消費升級的步伐加快。
如今在中國鄉村,不僅購物方式和體驗實現了升級,人們在消費時也愈發注重個性和品質。今年春節期間,這種趨勢表現得尤為突出。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短視頻和社交媒體的興起,潮流穿搭和妝容迅速從城市傳播到鄉村。春節前三天,四川省都江堰市的一家美發店幾乎每天都營業到凌晨。店主徐飛表示,很多周邊鄉鎮的顧客都來做新發型準備過年。這家店同時經營的美甲生意也頗受顧客歡迎。
根據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的統計,在今年春節的縣域農村市場,山竹、車厘子等高檔水果以及養生食材十分暢銷。電煮鍋銷量同比增長超過10倍、三明治機/早餐機同比增長8.6倍。智能浴室柜、智能坐便器等智能家居產品,美妝護膚和服飾等品類的銷量也大幅增長,這些都充分反映出縣域農村消費者生活品質的提升。
收入有穩定預期,消費才有足夠底氣。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3119元,扣除價格因素后實際增長6.3%,超過了城鎮居民4.4%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專家指出,隨著鄉村全面振興的持續推進,中國農村居民越來越愿意消費,縣域農村市場對綠色化、健康化、數字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新型消費需求將持續保持增長態勢,為提振內需增添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