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每日電訊》消息,新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 - 2024)將于2月8日正式施行。新國標明確規定,落葵紅、密蒙黃、酸棗色、海蘿膠、偶氮甲酰胺等經過調查后被認定不再具備工藝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劑品種,禁止在各類食品中使用。罐頭類食品禁止使用防腐劑,主要涉及乳酸鏈球菌素、山梨酸及其鉀鹽、穩定態二氧化氯等食品添加劑。面包、糕點以及焙烤食品餡料及表面用掛漿中不得使用防腐劑脫氫乙酸,同時著色劑檸檬黃也不允許在蛋糕夾心上使用。

食品添加劑指的是為改善食品品質以及色、香、味,同時出于防腐和滿足加工工藝需求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近年來,隨著國民食品安全意識持續提升,天然食品、綠色食品備受關注,與此同時,不少人對工業化食品產生了一定的排斥情緒,其中對食品添加劑的擔憂表現得尤為突出。
實際上,我們不應給食品添加劑“污名化”。正確、適度地使用添加劑,能夠提升食品的口感和外觀、延長食品保質期,還能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不過,我們也要認識到,公眾對添加劑的排斥并非毫無緣由。在當前的食品行業中,存在一些企業為了追求私利,超劑量、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甚至使用不合法的食品添加劑的現象。這種濫用行為不僅威脅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也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行業的口碑。
從這方面來看,即將實施的新國標及時回應了公眾的關切,進一步為食品生產經營者劃定了底線,推動食品企業行業朝著更加規范、透明、健康的方向發展,也有助于增強消費者對食品市場的信心。具體來說,新版標準對一些防腐劑、食品用香料、加工助劑的使用范圍和限量進行了修訂,新增了一些甜味劑在相同食品類別中共同使用時的總量要求,相關規定涉及多類食品。對此,食品企業應及時學習掌握新國標知識,加強內部管理,確保準確執行該標準。
好的制度要想真正落地,監管必須及時跟進。目前,多地已發文提醒食品生產經營者,要依據新國標規定,主動對產品配方、生產工藝以及包裝標識等方面進行對照自查,對不符合新國標要求的情況及時進行調整規范,以確保合規生產經營。除了提醒之外,相關部門還應加大執法力度,對添加劑使用進行嚴格審批和管理,對濫用行為依法予以頂格處罰,切實維護食品市場秩序;更要深入推行“吹哨人”制度,激發企業內部人員和廣大消費者參與監督的積極性,從而及時發現和曝光違規企業,最大程度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民以食為天”,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關系到食品安全和國民健康。嚴格落實添加劑新國標,各地各部門需多措并舉,從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食品領域入手,深入開展專項治理,防止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只有遵循“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才能讓新國標深入人心,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