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正值正月初八,對于很多人而言,這是春節后開工的首日。然而,內蒙古通遼市的種糧能手們卻早已投身到新一年的繁忙農事之中。

??馬忠臣,通遼市匯民盛豐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理事長,是當地遠近聞名的種糧行家。從臘月二十四一直到正月初八,他始終處于忙碌狀態,忙著組織合作社成員培訓、簽訂土地托管合同、洽談農資采購事宜以及對農用機械進行升級改造,整個春節他一天都沒有休息。
??春節前,馬忠臣召集舉辦了一場農民共富帶頭人座談會議,在會上精心制定了2025年的“種地規劃”。馬忠臣向記者介紹道:“今年我們計劃在錢家店鎮周邊大范圍推廣玉米高產密植技術,推動小田變大田是必然趨勢。主要通過托管和流轉這兩種模式來實現土地整合?!彼€表示,春節期間原本是農閑時節,但為了讓合作社的新成員能夠快速融入,需要抓緊時間對他們進行全流程種植技術、市場分析以及合作社管理等方面的培訓,這樣一開春大家就能齊心協力共同開展農事生產。
??從最初的不會種地,到后來跟隨專家學習科學種植方法,再到如今成為種糧能手,今年已是馬忠臣在錢家店鎮推行托管模式的第十個年頭。馬忠臣感慨地說:“只有依靠科學種田,才能真正實現增產增收?,F在,我希望把這套成熟的技術推廣出去,讓更多的鄉親從中受益?!?/p>
??在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茂道吐蘇木公音浩饒嘎查,杜蘭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文明同樣忙得不可開交,他也是蘇木里有名的種植高手。
??春節期間,文明頻繁往返于農資市場,認真挑選種子和化肥,并且還經常與農業專家進行溝通交流,探討創新的種植方式。文明表示:“老莊稼人都清楚,種子對于莊稼的產量起著關鍵作用?!彼罁ツ甑姆N植經驗,結合經銷商的推薦,慎重地選定了今年準備使用的3種玉米良種。
??去年,文明家的玉米獲得了大豐收。今年,他將目光投向了新的種植技術。在專家的建議下,他決定拿出50畝地嘗試青貯玉米大豆復合種植,目標是實現畝產2500至3000斤。文明滿懷期待地說:“我先親自試驗一下這種復合種植模式的效果,如果效果好,明年就帶領鄉親們一起干;要是效果不理想,我們就繼續探索。只要勇于嘗試,就一定會有進步。”
??開魯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為了打好糧食生產的“第一仗”,開魯縣提前謀劃,著力下好“先手棋”,全力確保春耕農資供應穩定。
??在開源農業公司工業園區,各類農耕設備應有盡有,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開源農業公司執行總經理常志清介紹說:“現在是設備的準備階段,等進入春季,我們還會再次進行集中保養,確保農機設備以最佳狀態投入到春耕生產中。”
??在公司農資經銷處,開魯縣東來鎮光輝村鑫陽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姚立剛正在與相關負責人簽署7000多畝地的土地托管合同,這也是姚立剛第二次與該公司合作。先進的種植技術和設備讓姚立剛看到了現代農業發展的前景和魅力,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將合作社的土地托管給專業的農業公司。
??姚立剛說:“我們合作社的7000多畝地托管給開源農業公司后,相比自己種植,每畝地大約能節省成本近200元,同時還解放了勞動力,鄉親們可以外出務工增加收入?!?/p>
??盡管如今通遼市的土地仍處于封凍狀態,但那些忙碌的身影讓這片土地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文明笑著說:“忙點好哇!勤勞才能致富。春節都在忙碌,說明日子有奔頭,往后的生活肯定會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