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2日訊 記者從北京市食品藥品監視管理局得悉,近期,北京市食品藥品監視管理局對9大類456批次樣品停止抽檢,其中北京易初蓮花連鎖超市有限公司通州店運營的海虹蟹等5批次食品不合格,將依法處置。
據引見,本次共抽檢糧食加工品、蔬菜制品、食用農產品、茶葉及相關制品、乳制品、食品添加劑、水產制品、蜂產品、肉制品等9大類食品。
在不合格產品中,標稱北京市云泉食品有限公司消費,由北京國盛興業投資有限公司城鄉世紀商廈運營的主食饅頭、刀切饅頭菌落超標;標稱杭州蕭山富利康蔬菜制品廠消費,由北京永盛順超商貿中心運營的蕭山蘿卜干(鹽脫水),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超標;標稱湖南琦香閣食品有限公司消費,由北京永盛順超商貿中心運營的酸菜王,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
值得留意的是,由北京易初蓮花連鎖超市有限公司通州店運營的海虹蟹(活),鎘(以cd計)檢出值為2.1mg/kg,規范值規則為≤0.5mg/kg,超標三倍。
從近一年國家食品藥品監視管理總局和各省市監管機構的食品安全抽檢報告來看,鎘含量超標一直是水產品抽檢的重災區,北京、天津、石家莊、廈門的抽檢中都呈現過水產品鎘含量超標的狀況。
鎘是水產品中最常見的污染重金屬元素之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dnfp)和國際職業衛生重金屬委員會將鎘列入重點研討的環境污染物,世界衛生組織(who)則將其作為優先研討的食品污染物。《食品安全國家規范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中規則鮮、凍水產動物甲殼類中鎘的限量應小于等于0.5mg/kg。
為什么水產品中含有鎘?水產品中鎘不合格可能是水產品養殖過程中對環境中鎘元素的富集。專家指出,鎘在生物體內降解速度非常緩慢,沿食物鏈轉移蓄積,成為影響水產品食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貝類、甲殼類對鎘的富集能力高于魚類。
據了解,鎘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蓄積性,長期大量攝入鎘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腎和骨骼損傷等。
對于本次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北京市食品藥品監視管理局表示,已組織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視管理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則依法處置,并特別提示消費者,在購買到或在市場上發現公告所涉批次不合格產品時,可撥打12331熱線電話停止投訴或舉報。
(責任編輯:劉瀟瀟)
東莞首宏蔬菜配送公司
服務熱線:134-804-11888
聯系人:蘇首宏
電子郵箱:815665333@qq.com
QQ:815665333
網址:www.hflo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