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數據顯現,2017年1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錢指數(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1.8%。全年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了0.4個百分點。2017年12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錢指數(ppi)環比上漲0.8%,同比上漲4.9%。全年上漲6.3%,完畢了自2012年以來連續5年的降落態勢。
專家表示,去年cpi堅持低位運轉,主要是遭到食品價錢呈現稀有降落的影響,這一趨勢將在今年呈現改動,隨著春節臨近,物價有可能抬頭。但是,物價整體漲幅在2018年將堅持溫和,不會成為宏觀政策的主要關注點,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回歸中性。
去年食品價錢稀有降落
2017年全年,cpi漲幅比上年的2%回落了0.4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剖析稱,其中食品價錢降落1.4%,是自2003年以來初次呈現降落,主要受豬肉和鮮菜價錢降落較多影響。而2017年全年,ppi由上年降落1.4%轉為上漲6.3%,完畢了自2012年以來連續5年的降落態勢。生產資料價錢上漲8.3%成為了亮點,影響ppi上漲約6.13個百分點。
“2017年cpi走弱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價錢漲幅較低,從2017年2月以來食品價錢不斷負增長。”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全年氣候相對平穩,蔬菜糧食供給充足,食品價錢堅持低位。豬肉價錢在2017年迎來下行周期,從5月到10月,每月降幅都超越10%,對物價構成下拉作用。非食品價錢和中心cpi走勢平穩,全年均勻上漲2.3%、2.2%。中心cpi呈穩中略升態勢,主要原因是醫療保健、教育旅游等效勞類價錢上漲。
2017年12月cpi同比漲幅比上個月上升0.1個百分點,多位專家表示,食品價錢上漲是拉動12月cpi上升的主要原因。繩國慶表示,天氣轉冷,鮮活食品價錢明顯上漲。鮮果和雞蛋持續漲勢,環比漲幅均超越5%,豬肉、水產品和鮮菜價錢由上月降落轉為上漲,環比漲幅均在1%左右。
ppi方面,2017年12月漲幅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錢上漲6.4%,比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錢上漲0.5%,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有剖析指出,2017年12月ppi回落符合此前市場預期,前期價錢上漲較大的上游產業呈高位回落特點,如采掘工業價錢上漲9.1%,是近一年漲幅初次降至個位數。煤炭開采、黑色金融礦采選工業價錢漲幅回落明顯。
春節將至物價或現抬頭
隨著春節假期臨近,多位專家預測,物價可能會呈現短期抬頭趨勢。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表示,考慮到2018年2月cpi基數極低,通脹可能會迎來“開門紅”。展望全年,cpi方面,隨著農業供給側改革對cpi“一次性”負面影響消除,今年食品cpi可能從2017年的-1.4%回彈至2.5%左右;而ppi方面,供給側改革下產能擴張持續受限,疊加需求回升可能超出預期,ppi可能有更強的“粘性”。由于內外需增長更為樂觀,2018年cpi漲幅或達到2.6%左右,ppi漲幅或達到3.3%。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剖析師姜超也預測,雖然今年1月cpi同比或回落,但2月可能跳升。cpi在2、3月大概率維持在2%上方,但依然溫和。而ppi有可能在1月繼續下滑,漲幅或回落至4%左右。
縱觀全年,連平預計,2018年cpi略有上升,通脹水平溫和。經濟增長總體平穩,國內需求難以大幅擴張;隨著去杠桿、防風險和監管政策趨緊,市場利率小幅上行,流動性合理適度,2018年難以呈現較大的通脹壓力。豬肉價錢迎來上行周期,食品價錢可能恢復性回升,成為推動2018年cpi上升的主要因素。2018年價錢漲勢可能會從生產端向消費端轉移。預計2018年cpi同比漲幅上升至2%左右。
工業價錢方面,連平表示,未來大宗商品價錢難以持續大幅上升,輸入性因素對ppi的抬升作用減弱。在國內投資需求趨弱的情況下,2018年工業品價錢上漲步伐將會放緩,ppi難以重拾大幅攀升之勢。由于去產能工作持續推進,環保限產力度加大,對產品價錢構成支撐。預計2018年ppi漲幅回落至3.5%左右,cpi和ppi之間的剪刀差逐漸收窄。
貨幣政策將繼續穩健中性
多位專家表示,物價不是今年經濟運轉的主要矛盾,也不會成為宏觀政策的主要關注點。連平認為,從總體上看,2018年物價形勢將有助于經濟平穩運轉,不會產生貨幣政策相應調節的要求。招商證券剖析師謝亞軒也指出,2018年cpi同比漲幅溫和回升,疊加ppi同比漲幅收窄,難以對我國貨幣政策構成明顯約束。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目前多個信號均反映出“不松不緊”仍是貨幣政策的主基調。由于2018年高通脹可能性極低,從歷史經驗來看,cpi同比漲幅不超越2.5%,央行不會通過收緊貨幣來控制通脹壓力。另一方面,由于當前監管態勢明顯趨嚴,在堅持防風險底線思維的情況下,貨幣政策不存在邊際收緊的可能性。因此,總體上,“不松不緊”仍是2018年貨幣政策的主基調。
姜超也表示,物價并不會成為貨幣政策的主要牽制,今年的政策重心在于防風險、去杠桿,意味著貨幣政策難放松。但在雙支柱框架下,監管政策密集落地會逐步加強宏觀審慎的調控效力,有助于貨幣政策向中性回歸。(記者 林遠)
(責任編輯:殷俊紅)
東莞首宏蔬菜配送公司
服務熱線:134-804-11888
聯系人:蘇首宏
電子郵箱:815665333@qq.com
QQ:815665333
網址:www.hfloge.com